您好: 由經濟部工業局、經濟部通訊產業發展推動小組主辦的通訊大賽,從2002年到現在,15年培訓超過2,300個團隊,有些參賽者已經在業界、學界擔任重要角色,或是在國外深造發展。2016年通訊大賽於11/14日舉辦「頒獎典禮暨新創成果展」,除了四大競賽的前三名,另有評審團特別獎、企業獎來肯定優秀的團隊與作品。以下是T客邦編輯帶來的重點報導。 2016通訊大賽吸引近千人報名參加,頒獎典禮暨成果展現場非常熱鬧,圖為頒獎人與所有得獎團隊合照,期待2017年通訊大賽的參賽人數可以突破千人。  想了解那些團隊與作品得獎,請看:2016通訊大賽完整得獎名單 今年的通訊大賽由四大競賽「智慧城市應用服務設計」、「聯發科技物聯網開發」、「SDN/NFV創新應用」「4G/5G智慧終端裝置天線設計」所組成,其中「智慧城市應用服務設計競賽」邀請更多國產物聯網開發平台加入,並提供Open API供團隊運用;「SDN/NFV創新應用競賽」則新增網路功能虛擬化(NFV)議題,並提供SDN場域資源給予團隊驗證;「4G/5G智慧終端裝置天線設計競賽」加入5G頻段及主題式天線設計議題;「聯發科技物聯網開發競賽」則更強調徵求有商品化機會的創意作品。 典禮場地位於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,所有入圍決賽團隊都在11月14當天早上開始擺攤展示作品,提早到場的我們,看到每個團隊都難掩興奮的心情,非常迅速的把自己的「心血」擺放好,甚至還有一整套爵士鼓。隨著參觀民眾、嘉賓陸續到場,團隊們非常熱情的跟現場來賓互動,主辦單位也設計了集點活動,讓與會的來賓、民眾在逛攤位之餘,也能集點換扭蛋,提升活動的樂趣。下午開始的頒獎典禮讓所有參賽團隊懸了好一陣子的心終於落下,負責頒獎的嘉賓先分享了通訊大賽的小故事或是擔任評審的心得,並勉勵參賽團隊繼續研究,實現更好的作品。  ▲智慧城市應用服務設計競賽區的攤位超過30個,以綠色為主調,有許多有趣實用的作品。  ▲SDN/NFV創新應用競賽區的攤位以藍色為主調,參賽團隊努力向現場來賓說明作品內涵。  ▲4G/5G智慧終端裝置天線設計競賽區的攤位以紫色為主調,平常隱身於各種資通訊產品內部的天線都「露臉」了。  ▲聯發科技物聯網開發競賽區的攤位以橘色為主調,清一色使用 LinkIt 平台開發出成品。 通訊大賽已成一個品牌,也是資通訊人才的最大舞台 下午開始的頒獎典禮首先邀請經濟部 沈榮津次長致詞。沈次長表示還記得第一屆的冠軍獎金高達100萬元,現在則是獎項及總金額大增,每一屆無論獎金多寡,總吸引了許多團隊的參與,一直到今年參與人數近千位,共有372支隊伍,這都要感謝企業界的共襄盛舉,給予優沃的獎金還有資源協助,另外還有團隊們的努力更是功不可沒。 在通訊大賽剛開辦時,當時還以手機的外觀、通信軟體作為競賽主題,演變到現在,加入了智慧城市服務設計、物聯網等相關應用,更有4G/5G智慧終端裝置的天線設計再加上SDN/NFV等創新應用,再再顯示出科技的演變,而且這些都是現在產業界最迫切需求的項目,也很需要各種團隊的新血加入。 沈次長更提到不久前經濟部才與高通簽訂合作備忘錄,要在台灣設立5G科技實驗室,參賽選手們的想法都很有可能被實際應用在產業界,選手們要好好把握這次機會。另一方面,選手自己透過募資平台或是與各大企業合作的積極度,也讓人刮目相看。種種跡象都顯示出 Mobileheroes通訊大賽已經成為一個品牌,也受到企業界的重視。 得獎了,然後呢?產品商業化是下一步 評審團總召集人 林一平教授表示自己從第一屆就擔任評審到現在,在當時,參賽團隊在創作設計時是在相對辛苦的環境下執行,當初能做出一個地圖應用就相當不得了,反觀現今有許多開放資源可以串接及運用,像是非常普及的Google Maps 不但功能強大,開發者也能在上面做出許多新的服務,這也讓人不禁思考,接下來比賽怎麼繼續前進?而比完賽結束之後又該做些什麼? 林一平教授勉勵所有團隊比賽結束不代表結束,而是要思考比賽結束後產品還能怎麼改進,又或是明年要拿出什麼更有創意的作品參賽。同時林一平教授也發現,商業化還有使用者體驗都還有進步空間,希望各方業界能多多鼓勵年輕人。 贊助企業之一的亞旭電腦副總 劉均敬指出,智慧城市絕對是未來的顯學,同學們不僅要努力開發研發,同時也要了解市場經營還有商業化的重要性。資通訊產業聯盟翁樸山會長也認為,競賽雖然已經告一段落,但日後商品化、量產才是同學們最應該思考的問題,不要讓比賽成為創作的終點。 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 郭耀煌執秘在通訊大賽同時擔任「SDN/NFV創新應用競賽」評審團召集人,他表示運用資通訊科技催生創新生態系,驅動台灣各大產業的發展,提供一個平台供資通訊人才與各大產業合作,這是行政院接下來的重要施政目標。同時也勉勵參與此次比賽的所有團隊成員,個個都是菁英,也讓更多人知道國家需要這樣的人才。 物聯網已成為熱門主題,結合消費市場將是重要的下一步 綜覽本屆競賽精神與作品,IoT(物聯網)概念貫穿其中,參賽隊伍活用感測裝置、數據收集、無線傳輸、生物辨識等技術於作品當中,像是智慧城市應用服務競賽冠軍隊伍 BD_mobile 即以獨創的動脈生理訊號來取代人臉、指紋等身份識別方法,試圖在行動支付領域保護個人隱私與資料安全。 另外像是聯發科技物聯網開發競賽冠軍作品「可穿戴式之山區無線通訊裝置」為登山友設計一款定位系統,透過裝置內建的藍牙、GPS,連結生理偵測模組隨時獲得登山客的位置與資訊,輔以雪巴APP合併使用,降低山區因通訊不良、無法確知登山客位置與週遭環境狀況而衍生的潛在山難。 隨著高速網路的普及,加上各種裝置導入感測器,藉由收集數據所形成的物聯網生態系,我們的生活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重大變革。透過像通訊大賽這樣的競賽,可以活絡台灣的科技應用與創新,也藉以挖掘潛藏在校園中或企業中的人才,進而帶動產業的升級。 點此可看完整報導 四大競賽前三名作品與得獎名單 智慧城市應用服務設計競賽 冠亞季軍作品介紹請看:「智慧城市應用服務設計競賽」冠亞季軍作品介紹 所有團隊的作品介紹請看:「智慧城市應用服務設計競賽」團隊作品介紹 聯發科技物聯網開發競賽 冠亞季軍作品介紹請看:「聯發科技物聯網開發競賽」冠亞季軍作品介紹 所有團隊的作品介紹請看:「聯發科技物聯網開發競賽」團隊作品介紹 SDN/NFV創新應用競賽 冠亞季軍作品介紹請看:「SDN/NFV創新應用競賽」冠亞季軍作品介紹 所有團隊的作品介紹請看:「SDN/NFV創新應用競賽」團隊作品介紹 4G/5G智慧終端裝置天線設計競賽 冠亞季軍作品介紹請看:「4G/5G智慧終端裝置天線設計競賽」冠亞季軍作品介紹 所有團隊的作品介紹請看:「4G/5G智慧終端裝置天線設計競賽」團隊作品介紹 感謝您閱讀這封信,也歡迎分享給有興趣的朋友。 T客邦 李一詩 有任何問題,歡迎跟我聯絡:eric_li@hmg.com.tw |
留言
張貼留言